《孔孟语录》测试题
一、单选题
1.下面关于《论语》说法正确的是() A.《论语》是孔子所作。 B.《论语》是孔子的弟子所作。
C.《论语》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。
D.《论语》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。 2.下面关于孔子说法正确的是() A.孔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。 B.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开创者。 C.孔子生活于公元前7世纪。
D.孔子的著述有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 3.下面关于孟子说法正确的是() A.孟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。 B.孟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开创者。 C.孟子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。
D.孟子的著述有《孟子》是他自己独著的。
4.“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中的“共”正确的读音和释义是() A.“gòng”,围绕,环抱。 B.“gòng”,围拢,聚集。 C.“gǒng”,围绕,环抱。
1 / 5
D.“gǒng”,围拢,聚集。
5.关于“天下可运于掌”说法正确的是() A.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。 B.本句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。 C.本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。
6.“老我老以及人之老”中关于“老”说法正确的是() A.动词,养老之义。 B.名词,老人之义。
C.第一个“老”,动词,养老之义。第二个“老”,名词,老人之义。D.第一个“老”,名词,老人之义。养老之义。第二个“老”,动词,养老之义。
7.“然而不王者”中关于“王”说法正确的是() A.wàng,动词,以仁政治理天下。 B. wàng,名词,天下。 C. wáng,动词,治理天下。 D. wáng,名词,天下。
8.下面关于“城”说法正确的是() A.“三里之城”中的“城”指的是城池。 B.“城非不高也”中的“城”指的是城池。 C.“三里之城”中的“城”指的是都城。 D.“城非不高也”中的“城”指的是城墙。
2 / 5
9.下面关于“兵革非不坚利也”说法正确的是() A.“兵革”指兵器,“坚利”指明锐。 B.“兵革”指甲衣,“坚利”指坚韧。 C.“兵革”指兵器甲衣,“坚利”指明锐坚韧。 D.“兵革”指士兵的甲衣,“坚利”指坚韧。 10.对“桀纣之失天下也”释义正确的是() A.桀纣失去了天下。 B.桀纣之所以失去了天下。 C.桀纣失去天下的原因。
D.桀纣之所以失去了天下的原因。 二、多选题
1.孔子是我国古代宏伟的( )家。 A.思想家 B.教育家 C.政治家 D.文学家
2.朱熹将( )合称为“四书”。 A.《论语》 B.《诗经》 C.《春秋》 D.《孟子》
3 / 5
E.《中庸》 F.《大学》
3.对“尧舜其犹病诸”中重点字词解释正确的是() A.“其”,大概、恐怕,表示推测。 B.“病”,不够,为难。 C.“犹”,还,尚且。
D.“诸”,“之乎”的合音,在这个方面。 4.“和而不同”意谓()
A.与他人关系调和,追求不一样。 B.为追求与他人关系调和,而追求不一样。 C.与他人关系调和,但不必与他人相同。 D.既能与他人和衷共济,又不强求一律。 5.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()
A.《论语》是对话体的语录,其特点是言简义丰。
B.达成“仁”的方法,最核心的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 C.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但必须要“以礼节之”。 D.“为政以德”是儒家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。 三、判断题
1.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。() 2.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而行。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。()
4 / 5
3.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。()
4.“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。()
5.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以三者比较的方式及结果,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。()
四、论述题
1.谈谈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而行。”的现实意义。 2.谈谈“和而不同”对你的启示意义。
3.谈谈你对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及“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”的认识。
.
5 / 5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